联系我们

桥头河镇大范村现有现行国家标准建档立卡贫困户123户310人,其中一般贫困户86户245人,低保贫困户27户55人,五保贫困户10户10人。2014-2015年已脱贫18户55人,2016年计划脱贫30户87人,2017年计划脱贫27户83人,2018年计划脱贫47户85人,2018年年底将全部脱贫。

导航: 大范村 > > “四位一体”日光温室葡萄栽培技术
“四位一体”日光温室葡萄栽培技术
大范村   2017-12-06 15:11:02 作者:qthdfc 来源:字体大小:[ ][ ][ ]

主要品种  
  白鸡心、乍娜、巨峰。

环境要求  
  “四位一体”能源生态模式是将沼气池、猪舍、厕所和日光温室连接在一起组成的综合利用体系,是适合我国北方地域的新型生态农业模式,是生态安全的“两高一优”农业生产技术模式,它是在同一块土地上实现产量、积肥同步,种植、养殖并举,能流、物流的良性循环,通过沼渣、沼液的施用既节省了化肥还能防治病虫害,生产出的葡萄能达到无公害食品、绿色食品、有机食品的标准。2005年彰武县农业局在兴隆山乡老虎村孙万里的“四位一体”温室通过沼气池,采取果菜结合、冷暖结合、种养结合的“三结合”方式,对温室葡萄生产技术进行了示范推广试验。通过3年试验,结果表明:平均年可售果1500千克,产值9000元。年产沼气300立方米,利用沼气烧水、做饭,可节省燃料费400多元;沼气灯给猪舍、大棚照明,节省电费60元沼液做有机肥料灌施葡萄,做液肥喷施叶面;沼渣做底肥施于葡萄根区20-40厘米处,节省化肥350千克,折合人民币300元;在棚养猪10头,年获存利2500元;“四位一体”的“三结合”模式,年总增收4500元,2007年存收入突破2万元。通过3年示范试验证明:葡萄温室栽培结合“四位一体”模式,解决了果树生产上的结果慢、产量低、质量差、难管理的难题。今春栽树,明春卖果;产量提高快,果大、穗形端正、色美、糖高、质量好;早期经济效益可观。可进行规模化生产,应加快发展。现将兴隆山乡老虎生态园区孙万里的葡萄“四位一体”667平方米日光温室葡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。

苗木选择与定植  
  1.品种选择

  主栽品种为白鸡心,少量乍娜、巨峰。

  2.栽植方式

  挖定植沟,施渣肥每667平方米2000-3000千克,沟深60厘米,沟宽80厘米。回填时下部20厘米的生土做表土,混入2/3渣肥和猪粪做底肥,上部回填行间表土并与剩下1/3渣肥混匀。选壮苗修根,苗根留15厘米剪截,不足15厘米的也要剪个新茬,用清水浸泡12-24小时后定植。采用篱架整枝,667平方米栽400株,栽植时苗根要均匀分部,回土踩实并灌透水覆地膜。

定植后的管理  
  (1)新梢管理

  当新梢萌发整齐后,按留梢标准留下整齐、健壮靠近主蔓的做果枝,抹去距地面50厘米以下部位发出的枝,去掉过强过弱营养枝。

  (2)花果管理

  开花前果穗以上留5-7片叶,摘去副梢和梢尖,在花前半个月疏除过多的花序。坐果后使其顶端延长生长,最后保留15-18个叶片,修整后的果穗保留40-50个果粒。

  (3)温、湿度管理

(4)施沼渣与灌沼液

  果实采收后,树体更新修剪结来立即施沼渣每667平方米2500-3000千克。沟深40厘米,宽30厘米,沼渣与土粪混和施入20-40厘米处,灌足水。沼气液追肥每年2次,第1次结合氮肥为主,促近果实膨大。第2次以磷、钾为主,促进果实成熟,施肥深度在10厘米。沼肥每次用量在每667平方米1500千克和水按1∶2比例沟灌覆土。

  (5)灌水

  开始升温时、开花前15天、冬剪后要灌水。果实膨大期,每10天灌1次水。依生长及营养状况在其它时期结合叶面喷肥,旱则灌水。

病虫害防治  
  (1)催芽期间

  可向枝条上喷布波美5波美度石硫合剂,以杀死葡萄植株上的病菌,预防病害发生。如发芽前未喷,可待芽鳞开列吐茸至透绿前喷1波美度石硫合剂。

  (2)发芽至花序分离期

  喷1次70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,防止黑痘病。在始花前喷布50%多菌灵600倍液,防止灰霉病、穗轴褐枯病。

  (3)浆果生长期

  易发生葡萄白腐病和霜霉病,如有自腐发生,在发病初期每隔15天喷1次70%甲基托布津;如有霜霉病,每10天喷1次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。如果红蜘蛛多时,可喷内吸性杀虫剂。

  (4)浆果成熟期

  易发生炭疽病,每隔10天喷1次80%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注意交替使用,喷药可与叶面喷肥结合进行。